收藏本站

中国书画收藏频道

网站公告: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特色板块 > 胡说老北京

胡说老北京之炒货PK的是特色

胡少奎/文
2012年06月08日 15:09:35  来源:中国书画收藏频道

龙年春节去了趟地坛庙会,人真多。里边儿摩肩接踵,什么也看不见,全是人,外边还有一街筒子,乌秧乌秧的等着往里进的人呢。逛什么呢?凑热闹呗!估计不少人跟我一样,憋足主意是奔着老北京小吃去的。可是到那儿一看才知道,传统的不多,新发明的不少。新吃食大多偏洋味,吃不惯。传统小吃弄得又不那么地道,扫兴之余买了一大嘟噜炒货,找了个清净地方儿小憩观景。

记忆里,老北京的炒货业也曾辉煌一时,眼下还能对上号儿的起码几十种,除了大路货炒花生、炒栗子炒葵花籽以外,什么西瓜子、南瓜子、倭瓜子、炒榛子、炒松子多了去了。而且上述品种都能炒出各种味道的新花样儿来,到底能炒出多少品种,还真没下功夫统计过。

不过北京八百多年为古都,年年都少不了有新鲜玩意儿问世,加上继承、改革,新东西肯定多得是。北京的“小吃”花样儿您甭说给吃遍了,就是给挨个儿数下来都没那么容易。北京的炒货业过去有几个比较集中经营的地方儿,比如天桥儿、朝阳门外、德胜门内果子市及三海地区。这些地方儿的炒货坐商比较多,规模也相对大一些,做出来的东西也就稍微“讲究”一些。

所谓“讲究”,就是炒货的几个必备特性:酥脆、味、香、色。炒货首先吃的就是个酥脆,皮不叽儿、软么塌儿的东西,搁谁都得给它扔了。扎堆儿经营的买卖,都指着回头客做生意,如果拿那种东西糊弄人,那就是明摆着糊弄自个儿呢!反过来像火车站、旅游点等专做“一锤子买卖”的地方儿,什么都能卖出去,就没必要那么“讲究”。炒货的味儿也特别重要。往里搁什么佐料都行,但主体的香味儿不能被客体的佐料掩盖住,那样就是“本末倒置”了。同样的炒货,买主一尝,吃了还想吃,兴许儿吃多少年下去了,牙吃豁了也不换样儿,那就是把特色玩出名堂来了。能让买主吃了一次就上瘾,多少年如一日地欲罢不能,这是真本事。

特点也不容忽视,一拉溜儿买卖摊儿如同是评比会的“展示台”,炒货撂在那儿八仙过海各显绝招儿,没吃过的一瞧见就想尝尝,无论张王李赵各具特色,这样儿的炒货炉子就不容易被别人挤垮喽。所谓香,是味道以外的另一种吸引力。人是高级动物,存在各种感觉,吃炒货不是在往胃里填东西解饿,放嘴里一嚼,得有一种诱人的感觉,否则干巴呲咧跟块剩饽饽似的,那就是“一锤子买卖”。还有,炒货颜色儿必须要漂亮。俗话说,货卖一张皮,就是这个道理。这东西本来就是闲人吃的闲食,买主儿一搭眼,瞧着喜兴,看着痛快,没吃过的想尝尝,心里“一孤茸”就买了。否则味道再好,看上去糊麽囵吞的没食欲,即便是腮帮子痒痒,也不会吃这路不受看的东西。

卖炒货也挺不容易的,虽然这里边有“独门秘笈”一类的小技巧,但大多数情况下是搬大包、翻大铲,一年四季在爆土狼烟的熏陶下,总弄得跟个“土猴儿”似的,辛苦一年下来,无非是一家人那点“嚼谷儿”,发财?您想都甭想,体力程度不亚于“扛大个”的搬运工。以前没有电动风机,炒货店的伙计一天到晚就是没结没完的拉风箱,三伏天热个死儿,三九天冷个死儿,再有个优哉游哉嗑瓜子的在眼头喽晃悠,那该是一种什么心情啊……

我手里攥着这把炒货,不敢恭维,评不上什么等级,也就是为打发时间拿它“砸筏子”而已。现在人都这样儿,创牌子时候还来点真的,货色也还说得过去,一旦上了规模,机械化流水作业,就算是该往下坡出溜了。原来的那点优点、特色,连他自个儿都不知道给弄哪儿去了。

所以,早年老买卖PK的是特色,现代企业竞争的应该实力吧。

(声明:本栏目文章系bet5365亚洲原创作品,欢迎转载,请务必注明出处,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。)

(责任编辑:林聪聪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