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藏本站

中国书画收藏频道

网站公告: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特色板块 > 特色书画家 > 将军

将军书法家舒同

2012年04月16日 10:49:53  来源:中国书画收藏频道

舒同,字宜禄、化名文藻,1905年11月25日出生于江西东乡县城。他父亲舒仁兴是位剃头师傅,母亲乐杨红是个勤劳俭朴的家庭妇女。他6岁入私塾启蒙,自幼酷爱书法,但因家境贫寒,只能削竹为笔,调泥为墨,在青石板上练字,有时就用树枝在地面上比划。9岁时就能为邻里乡亲们写对联。12岁时他为西乡一位拔贡李先生书写寿匾,“如松柏苠”四个大字,竟让拔贡先生拍案称奇,赞曰:“大气磅礴,乃有开阔豪宕的气概”。从此,他便闻名乡里,被人们誉为“神童”。

1920年舒同考入省立第三师范,年仅15岁,就积极投身到进步学生运动中去。1926年10月,他在大革命汹涌澎湃的浪潮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,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。1928年8月,伪江西省政府通缉捉拿东乡12名共产党员,他首当其冲。在当时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、与上级失去联络的情况下,他化名舒文藻,只身外出寻找党组织。行至汉口,盘缠用完,他为几家饭店题写的招牌却令过往行人赞不绝口,其中一位拔贡先生看出舒同并非一般的卖字先生,又见其手头拮据,乃一片爱慕之心解囊相助,为他筹集了一笔可观的盘缠,帮助渡过了难关。经过近两年艰苦的“文丐”生活,他于1930年8月从南京折回赣东,在崇仁县找到了党组织并加入了红四军。此后,舒同历任红四军政治部秘书、宣传部长、红十师政治部主任、八路军总部秘书长等职,长期从事党的政治工作。在战争岁月里,他一手拿枪,一手提笔,于戎马倥偬之际,枪林弹雨之中,坚持一边开展政治宣传,一边进行书法艺术实践。钟情书法,寄情翰墨,被广大红军指战员誉为“马背书法家”。毛泽东也称他是“党内一支笔”、“红军书法家”。1936年延安创办“抗日军政大学”,负责筹办的同志按照毛泽东的建议找到舒同题写校牌和“团结、紧张、严肃、活泼”八个大字的校训。二十多年铁马金戈,他对书法艺术执着追求,也逐渐臻于炉火纯青。

解放后,他先后任中共华东局常委兼宣传部长、山东省委第一书记兼济南军区第一政委、陕西省委书记、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等重要职务,业余仍苦心研习历代名师书法,师古而不泥古,博采众长,取法求新,逐步形成了自成一格的“舒体”,独步当代书坛。舒体,人称“七分半”,即楷、行、隶、篆各取一分,颜、柳各取一分,何绍基取半分,大有“沉雄而峭拔,在恣肆中见逸气,忽似壮士斗牛,筋骨涌现,忽又为衔环勒马,意志超然”的风韵,正像他的为人雍容大度又质朴无华,有一种厚重内敛的神韵令人倾倒,为世人所推崇。舒同在山东工作时,毛主席每次到山东视察工作都要与舒同一起研讨书法艺术。在毛主席的言谈启发下,舒同更加思路开阔,奋笔不辍,成就斐然。

“文革”十年浩劫中,舒同身陷囹圄仍忧国忧民,坚强不屈。1971年他在致专案组的“新年贺词”中写道:“专案组的陷害者们,值此专案审查第6个新年,我向你们表示祝贺。祝贺你们在专门陷害方面取得了伟大成绩。……你们的本领比秦桧更高明,秦桧只知莫须有,而你们则更上一层楼,善于颠倒是非,混淆黑白,凭空虚构,捏造陷害。祝你们在新的一年,在捏造陷害事业中创造新的奇迹。”这痛快淋漓、铁骨铮铮的战斗檄文,却又是不可多得的书法珍品,竟被专案组的小丑们盗走收藏,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才得以追回。

(责任编辑:吕振志)
【1】 【2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