收藏本站

中国书画收藏频道

网站公告: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绘画 > 书画艺术鉴赏

山云一片行天涯 雪魄冰心处处家 ——邱大明书法艺术

陈晓峰/文
2017年02月18日 09:30:06  来源:bet5365亚洲

   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艺术的代表之一,以汉字书写为载体,书家把自己的情感、思想等充分融入毫端,表达独特的情趣、愿望,书法也被喻为“艺术中的艺术”。

    123.jpg

   古人云“学书在法,而其妙在人”,便是今天所谓的“书如其人”的说法。以丹青写胸中逸气,以笔墨记喜怒哀乐,这是中国文人特有的传统,邱大明先生便是这千万文脉传承者中的一员,他在半个多世纪的从艺道路上,身体力行着一个书家的文化责任和品格操守,用自律与精进,实现着一个中国文人的文化理想。在今天的文化环境中,这种一门深入、只耕耘不问收获的从艺方式显得尤其珍贵。
邱大明先生祖籍山东济南,出生于书香门第。祖父邱清溪是当地有名的中医,满腹经纶喜欢读书,在清末曾经得举人功名。邱大明先生的父亲邱震,字“耀东”,号“秋风子”,13岁考取秀才,更子年赔款清廷公派留学,去德国柏林大学读路矿专业并获硕士学位,在德期间与朱德同学,后结识周恩来受进步思想影响。一战时回国,在民国政府时期,随詹天佑修建铁路,内战后,从军至中将衔,建国时扎根湘西,投身西南路矿建设。
    3.pic.jpg
   邱大明先生的父亲邱震与伯伯邱斌都是书法家,家中大量的书画收藏使邱大明先生很早便对书法产生了兴趣。他还记得很小时,常看到父亲写毛笔字,那种聚精会神的模样,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邱大明先生五岁左右,父亲便开始教他写字,从执笔到坐、立姿势,要求都十分严格。到了七、八岁,便开始了漫长的临帖阶段。最初是从欧阳询的《九成宫醴泉铭》入手,相继临写过许多汉隶碑帖。如:《曹全碑》、《礼器碑》、《乙瑛碑》、《曹侯小子残碑》、《石门颂》、《史晨碑》等等。
       5.pic.jpg
   在临写上述碑帖的同时,也临写了很多年魏碑。如:《郑文公碑》、《爨宝子碑》、《杨大眼造像》等等。如此几年之后,父亲又教他临写颜真卿的《多宝塔碑》和柳公权的《玄秘塔碑》以及虞世南、赵孟頫等名家碑帖。在学习书法的漫长岁月里,除了接受父亲的教导外,叔父也给他很大影响,今天他收藏的很多珍贵的字帖就是当年叔父赠与的。 
   邱大明先生是大器晚成的书法家,早年的正规启蒙,为邱大明先生的书法艺术打下了深厚的基础。到了45岁以后,邱大明先生开始慢慢形成了自己的楷书、行楷、行书风格,50岁以后,开始写草书、行草书,学张旭、怀素等大家碑帖,逐渐形成今天的书法风貌。
       7.pic.jpg
    邱大明先生认为一个人写书法如果没有四五十年的功力,很难称之为书法家。现在的人学习书法急功近利、蜻蜓点水、根据自己的需要,根据市场的需求,迎合商业,其实,老祖宗传下来的书法,本身不是拿来卖钱的。真正的艺术家,如果一脑门子功名利禄,他的艺术造诣也不会有多高。
   邱大明先生就是这样一个脚印一个脚印地走下来,他在学习书法的道路上,经历过许许多多的艰辛与坎坷,特别是中年以后,大大小小的手术有5次,最严重的是得过喉癌,做了半喉手术,在这种情况下,他都坚持自己的书法创作。他回忆那时由于体弱多病,常常躺在病榻上,脑子里就像过电影一样地想着他的那些字,边想边用手指在床单上写。
书法学习讲究能入能出,继承后要创新。有人一辈子只会临着前人的帖,循规蹈矩,能入不能出。邱大明先生数十年辛勤耕耘,在楷书、隶书、草书上均有建树。尤其是近年来,先生在草书和小楷上形成独树一帜的风格。
   习书人皆知,学书以草书最难,草书的魅力可谓是狂放不拘,挥洒自如,简单的字体结构结合连绵的笔画运用,使得整幅作品一气呵成,充分体现书家的情绪与心境,历史上有许多擅草书的书法大家,如张旭、怀素、黄庭坚、祝枝山等。邱大明先生的草书,多用圆笔中锋,内旋外拓,锋随势转,笔断意连,生机无限;字形各异,妙然天成。他的草书,并非难能辨认的狂草,节奏感强烈,气韵流畅,沉着而激情荡漾。磅礴而不张狂,飘逸而不失法度,轻盈而不浮华,轻重缓急,张弛虚实都达到了一定高度,让人感到其间潜藏的丰富意象。
          9.pic.jpg
   小楷书法难在精致,难在正中见奇,小中见大,气韵生动。难在有韵味、有变化,不刻板、不做作。邱大明先生的小楷精妙超逸,敛放自如,作品通篇洋溢着飘逸的晋唐风度。他的小楷书法作品书写主要以佛道与文言经典为内容。运笔沉着而又富于变化,神定气足而又虚实有致,布局精巧中流露庄重之正气,有大家风范。邱大明先生的小楷最大限度地发挥笔豪的特性,在点线的细节上精心安排,毫不含糊,细微处可以看到运笔用墨的技巧变化,但朴素也不卖弄技巧。邱大明先生的小楷高古而又典雅,学习诸家而自创风采,形成端庄洒脱而又坚挺韧竣的风格,这样的小楷可称上品。
    书法家不学、不懂中国文化,历来被认为是难成大器的。邱大明先生学书,不仅朝夕临习字帖,更潜心精研历史文化,触类旁通姊妹艺术,从博大精深的文化传统中体悟书法应有的蕴积和厚重。他从少年时就十分喜爱音乐、绘画和武学,这使他很早就磨练出了一个坚韧专注的心态。在书法个人风貌的逐步形成中,他不忘把音乐的节奏感、美术的美感和武术的“刚柔并济”参揉进去。所以,他的书法作品,好比一首无声的旋律,极富跳跃感。    
   邱大明先生认为任何一门艺术,都和其他的艺术形式有着内在的联系,比如说书法,实际上和音乐、舞蹈、戏曲、美术,甚至包括武术都有一些联系,这是他后来书法练到一定的时候才会悟到。他很小的时候就喜欢音乐,大概十来岁开始跟别人学吹笛子,十五六岁可以给别人伴奏。后来拜少数民族的民族歌舞团团长做老师专业学了三年笛子 ,在当地常表演笛子独奏,小有名气。
他很早就开始学画,六岁时拜齐白石的关门弟子石昌明学中国画,然后,又拜全修道、张一尊、莫一堂等湖南省的知名画家为老师。十七八岁开始画创作,侧重山水,又遇黄永玉、亚明等大家点播。这些书法之外的历练与修养帮助他找到了自己的艺术特点,形成了今天的书法面貌。
           11.pic.jpg
邱大明先生的书法艺术能形成今天的风格,应当与他的人生几经磨炼有关。从作品中可以品味出他对人生、对世事的看法是平淡超然的。风雨沧桑,生活的历练,成就了他举重若轻的品性。他宠辱不惊,故而他的作品能淋漓宣泄,笔走龙蛇,也能平心静气,写意毫厘。作品的风格是作者心态的直接反映。人只有摒除浮躁、抛弃功利、了无杂念才能写出这样的作品。
他的书法中,没有故弄玄虚的做作,也不含孤芳自赏的矜持,而是把对生活、生命的理解和感悟一点一滴的写进他的书作之中。他执着于书法艺术的写赤子之心,执着于对传统书法文化的探究,执着于对文人书法“离技进道”的追求。人们常赞美和夸奖书法家 “人书俱老”,而他虽年逾花甲,笔下的字却好比簪花少女、婀娜多姿,在秀丽中隐藏着刚强,在苍茫中孕育着生机。
本文发表与《艺品》杂志2015年01月刊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13.pic.jpg   15.pic.jpg 
 简历:邱大明  
一九五零年出生于湖南长沙,祖籍山东济南。大学文化。其父邱震乃清末秀才,民国时期著名书法家。邱大明自幼酷爱书画,书法承家传。并以汉隶、唐楷、魏碑为根基,主攻二王书法。行草书学张旭、怀素,其楷、隶、行、草均有鲜明的艺术个性。所谓“天道酬勤”,其书法作品从九十年代末即被香港浸会大学、中共湖南韶山市政府、中国电影协会等单位及港台友人珍藏,并多次在全国性和省级大赛中获奖。更为难得的是其在美术、音乐等姊妹艺术方面,亦有相当的造诣。是一位艺术修养较全面的艺术人才。

 

(责任编辑:吕子)